郭广昌的商业之路:从哲学学霸到“复星”帝国
浮渔说娱
编辑 | 浮渔说娱
2017年,郭广昌出手豪掷66亿元,购买了青岛啤酒17%的股份,迅速成为青岛啤酒的第二大股东。对于这笔投资,郭广昌的解释相当简洁:“因为喜欢喝酒。”然而到了2020年,郭广昌再次大举投资,45.3亿元收购了舍得酒业70%的股份。他给出的理由也简单:“比起啤酒,我更喜欢喝白酒。”然而,郭广昌如此高调地投资酒业,真的是仅仅因为个人嗜好吗?他投资的酒业能否为他带来回报?他的这些商业动作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深意呢?
展开剩余89%郭广昌的艰难成长之路
郭广昌出生于1967年,来自浙江东阳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一个石匠,母亲是菜农。值得一提的是,郭广昌的童年并不如人意,十岁之前他没有上过一天学。稍微大些,他便开始跟着母亲下田务农。尽管如此,东阳的教育氛围十分浓厚,当地自古以来便崇尚“勤耕苦读”,许多人在农忙之余还会通过乡间的老师来接受启蒙教育。郭广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开始了他的学习旅程。
直到1977年,郭广昌才得以重新走进学校。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他学习非常刻苦,未毕业便被保送到当地的一所师范学校。在那个时代,升学难度大,很多孩子初中毕业就会选择上职业高中,而师范学校则是其中最受欢迎的一类学校。即便只是师范毕业的学生,也能受到社会的尊敬。然而,这并不是郭广昌的目标,他渴望能够进入更高的学府。
在得到父母的支持后,郭广昌放弃了师范的机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浙江的重点中学——东阳中学。这所学校曾在1955年被评为“国家重点中学”,郭广昌能够考入其中,足见其学业水平。而这仅仅是郭广昌学霸之路的开端。
1985年,郭广昌凭借着卓越的学术表现成功考入了复旦大学,开始攻读哲学专业。那年全国有176万人参加高考,但最终的录取人数高达62万,创下了35%的录取率。这个高录取率直到1994年才被打破。即便如此,郭广昌的入学依然证明了他真正的才华。而这段大学经历,也为郭广昌日后走向成功打下了重要基础。
从哲学学子到商界奇才
1985年,郭广昌怀揣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孤身一人坐上火车前往上海。然而,读了一年哲学后,他逐渐感到失望。他认为:“哲学是那种学完了似乎什么也没学到的学科。”尽管如此,在哲学系的这一年,他依然从中收获了不少独特的思想影响。他逐渐形成了一个观点:“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受此启发,1986年,他决定亲自走一趟北京,感受“下海潮”的浪潮。
于是,郭广昌骑上单车,带着母亲给的200元,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北上,历时20天,亲眼目睹了北京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化。这个历程不仅让他对商界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让他在复旦大学里声名鹊起,赢得了许多学弟学妹的崇敬。在这次旅行中,郭广昌结识了日后成为重要伙伴的梁信军、汪群斌和范伟。
到了1988年,海南岛的经济改革吸引了大量人才,郭广昌再度骑上单车,南下海南,亲身体验那里的发展变化。1989年,郭广昌凭借强大的实践能力被复旦大学留下,担任教师。在这一年,他也认识了后来成为亲密合作伙伴的谈剑。而谈剑的爷爷,正是复旦大学的副校长、生命科学院院长谈家桢,一位在遗传学领域具有深远影响的学者。
“复星”之路:从创业到扩张
1992年,国家号召知识分子“下海”,郭广昌和梁信军深受启发,决定辞去教师职位,共同创业。他们把多年来积攒的积蓄和外界借来的资金凑足3.8万元,成立了“广信科技”。尽管公司名字里有“科技”二字,但广信并不是一家技术公司,而是专注于市场调研的咨询服务公司。那时,市场调研在国内并不普及,许多企业甚至没有听说过这一概念。为此,郭广昌开始骑自行车挨家挨户推销,终于艰难地维持了公司初期的生存。
1993年,上海浦东迎来飞速发展,元祖食品主动找到“广信”,寻求市场调研服务。郭广昌和梁信军凭借这一单生意成功赚得人生的第一桶金——100万元。这一切并非偶然,凭借不断的努力和积累,他们成功在上海建立了口碑,最终赢得了客户的信任。
此时,郭广昌意识到,商机并非来自幸运,而是需要通过艰苦努力和持续积累去争取。他们的第一笔财富,标志着他们的事业进入了快车道。
转型与战略布局
1993年,郭广昌和梁信军决定将“广信科技”升级为“复星集团”,公司开始在多个领域进行拓展。郭广昌为人理性且充满活力,他的哲学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得他成为“复星”核心人物。梁信军则负责远程战略部署,汪群斌和范伟则分别在前线和技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谈剑则负责内务管理。
1995年,“复星”成功进入房地产和医药领域。房地产投资的契机源于他们发现上海市场上有大量为留学生设计的楼盘滞销,于是他们以低价收购了这些楼盘并成功推销。医药领域的进军则因为团队成员中有多个遗传学和生物学专业的人才支持,尤其是谈剑的家庭背景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尽管医药行业初期资金投入巨大且回报缓慢,但郭广昌和梁信军坚持不懈,最终“复星”研发的PCR乙型肝炎诊断试剂于1995年成功进入市场,为公司带来了一亿的收入,同时也让“复星”成为上海第一家获得高科技企业称号的民营公司。这为复星带来了巨大的声望,也吸引了大量高端人才加入。
改变命运的资本运作
1998年,房地产行业面临巨大变革,商品房时代的到来让“复星”抓住了机会。然而,资金成为了瓶颈,尤其是在科研领域的巨大投入让“复星”显得资金紧张。为了获得更多资金,郭广昌和团队决定让“复星医药”在1998年成功上市,募集了3.5亿资金。
通过这一资金,“复星”能够迅速扩张房地产业务,但郭广昌并未止步于此。他迅速看到了股市中的机会,开始投资其他企业,并通过资本运作赚取了巨额利润。2005年,复星通过投资“招商矿业”赚取了10倍的回报,而2007年,通过“海翔药业”的投资,又赚得了3.6亿元。这些成功的投资为“复星系”奠定了雄厚的资本基础。
如今,“复星系”已经成为全球知名的投资帝国,控股、参股了35家上市公司,市值达到1804.74亿元,而郭广昌个人的财富已超过540亿元,位居全球富豪榜第328位。
喜欢喝酒的投资者
虽然郭广昌在商界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他并非单纯为了赚钱而投资。2017年,他凭借66亿元购买了青岛啤酒的17%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到了2020年,郭广昌更是用45.3亿元收购了舍得酒业70%的股份。他坦言,购买酒厂的原因是因为“比起啤酒,我更喜欢喝白酒”。郭广
发布于:天津市天金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